勞動爭議非訴協商成功經典案例
勞動爭議非訴協商成功經典案例
王某在某加工企業工作多年,因近期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布局調整,該單位擬搬遷工廠,裁撤員工。為壓縮企業裁員成本,單位以布告的形式通知:工廠處于半停產狀態,要調整崗位,要求員工競爭上崗,薪資狀況比調崗前降低30%,且停工期間只領取最低工資。
王某見此情況,覺得十分不合理。決定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。于是,委托到我們要求提出勞動仲裁找單位要個說法。
我們接收到王某的委托后,具體深入的分析了其工作的情況。首先,建議其補充好能夠證明自己工齡、工資、企業違法調崗的證據;其次,向其釋明了訴訟的流程、期限和可能產生的后果;最后,建議當事人先由我們和單位去談一下,看看能否和平、迅速、完美的解決,達到雙方共贏的結果。王某聽從了我們的建議。
談判開始了:我們首先發了份律師函郵寄給單位方。陳述了單位的錯誤做法及可能產生的后果。接著我們指出,現在員工也考慮到單位的困境,愿意通過協商解決這一問題,給單位以出路。最后定下期限為三天內答復,逾期則訴至相關機關。正巧,單位在第二天回信:愿意談判、希望溝通。
第三天,如約詳談。在兩個小時的緊張談判后,王某在我們的幫助下拿到了原本屬于自己的經濟補償金。一場原本將通過勞動仲裁、一審、二審的勞動糾紛,就在五天內結束了。
感悟:一個優秀的律師,一定是為當事人利益考慮的。而不是僅僅著眼于法條、程序和自己的利益。否則,其一定會慫恿當事人走完二審程序。結果是雙方精疲力盡兩手空空而肥己。好律師一定要了解社會人情,這個社會糾紛的根源和化解之道。其必定是個談判和解決尖銳矛盾問題的大師。